精選好文分享 - 不要積小勝為大敗的人生
2017.08.23

對出人頭地的渴望,讓徐一鳴從一無所有的窮小子,成為廣告界鬼才。但41歲的一場大病,卻徹底改變他的人生觀。

  中文系出身的徐一鳴,一直難忘多年前的一個場景。大二那年,女友帶他回家拜見父母,進門後,女友被叫上樓,他在樓下枯等1小時,始終無緣面見對方父母。徐一鳴恍然大悟,縱使身為校刊編輯、籃球校隊與辯論校隊,自己其實沒什麼競爭力。後來,家境不錯的女友出國唸書,而他卻因父母重病,不得不一肩扛起家計,擔起照顧二老及妹妹的職責,這段愛情自然無疾而終。

  從那時起,他拋下了中文系「故紙堆中」的書生面貌,開始把賺錢當成人生最重要的目標。
  現在的徐一鳴,不僅是達一廣告董事長、還擔任過潤泰、安泰、光寶多家大企業的行銷顧問,也是知名的理財達人。回首來時路,徐一鳴笑說,「慾望並不是壞事,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,慾望至少讓你擁有強烈的學習動力。」

外商廣告界第一位台籍創意總監
  金錢,是徐一鳴前進的動力;聰明才智,則是徐一鳴成功的利器。
  剛畢業時,他去應徵一份業務工作,短短幾分鐘內,他發現了工作流程的盲點,逼得應徵他的主管說:「你太聰明瞭,我沒辦法用你。」

  後來他考上4家報社,但很快就決定成為新聞界的逃兵。他淡淡地說:「我的目標是賺錢,做新聞工作要有錢,道德一定出問題,怎麼算都劃不來。」

  他踏入廣告界的機遇相當奇特:退伍前某一天,他拜訪在廣告公司任職的女同學,正在等候時,隔牆會議室傳來激烈討論聲,其中一人嗓門特別大,但說的道理徐一鳴覺得全然不通。他問同學那人是誰?一聽說是總經理,徐一鳴心想,這種程度能幹總經理,看來廣告業大有可為。

  雖然入行理由不平常,但徐一鳴卻在廣告界大放異彩——他是第一位在外商廣告公司擔任創意總監的台灣人;他策劃過的廣告案,無論平面或電視廣告,都造成轟動,拿下國內外許多大獎。

  創業前,他已是外商廣告比稿常勝軍;創業後,他在比稿上更是犀利,達一廣告成立18年,只輸掉1次,多數時候,他一簡報完畢,客戶就決定跟他合作。基金教母宋文琪、潤泰集團尹衍樑、安泰人壽潘燊昌、信義房屋周俊吉、中天生技路孔明等,都是徐一鳴眼中「有眼光的貴人」。

奉行爸爸哲學客戶成為貴人
  然而,聰明並不是他成功的主因,而是來自他對事物無止境的好奇心、樂在學習的勤奮態度。徐一鳴覺得,廣告公司什麼樣人都有,但做事的多、用功的少。用心做到全方位思考,讓他比別人更快冒出頭,也讓他在職涯中一路有貴人相助。
  「好人永遠可以碰到好人,」徐一鳴的做事態度是,「把客戶利益放第一,任何事都全力以赴。」他告訴年輕同事,「要用不平凡的態度去做平凡的事」,盡心盡力幫別人成功,別人自然樂於回報,再難搞的人,都會變成你的貴人。

  他要求同仁「把客戶當爸爸來看待。爸爸很嚴厲、很固執、很難溝通、很少鼓勵、很吝於讚美,但爸爸不會害你,只要你做對了、做好了,就會一直把錢給你。」

  「你認不認真,盡不盡力,爸爸心裡全知道。」徐一鳴說。多年來,達一客戶流動性非常低,全靠這套「爸爸客戶學」。

跟尹衍樑學到重然諾
  對徐一鳴影響最深的二位貴人,一位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,一位是前太平洋人壽經營管理委員會主席潘燊昌。
  尹衍樑讓他體會到「吃虧就是佔便宜」以及「重然諾」二件事。

  徐一鳴觀察到,尹衍樑是個「樂於吃虧」的人,約會絕不遲到、吃飯一定買單、有好東西樂於分享,每個朋友都願意跟他親近。

  在細節上,尹衍樑也讓徐一鳴眼界大開,尤其是「重然諾」這件事,隨口說等下打電話,一定打來;酒酣耳熱時說送書,從不忘記。徐一鳴反省,過去他以為「守信」是以大事為原則,小地方就算了,但此後他減少承諾,做不到的,就說做不到;一旦承諾了,就盡力達成。

跟潘燊昌學到收斂鋒芒
  保險業教父潘燊昌,則教會他「難得糊塗」及「長線思考」的重要。

  潘燊昌辦公室牆壁上,掛著一幅鄭板橋「難得糊塗」的字,徐一鳴看到了,猛然領悟當年第一位面試他的人為什麼不用他:他一下就點破別人多年不曾想到的業務盲點,聰明外露,反而失去工作機會。

  「聰明被看做爭取資源的能力,人家看你聰明,怕資源被你搶光,當然也要用聰明來對付你,這一來,你做什麼事都比別人吃力,」徐一鳴感嘆,竟然工作多年才懂這個道理。

  長線思考,讓他想事情有了全新的思考次序,能把時間、精力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,徐一鳴經常問自己:我如何去衡量成功與失敗?希望人家怎麼樣對待我?我怎麼做最自在?做哪些事會充實或扭曲我的人生?
  徐一鳴以自己為例,就是年輕時,只知道追逐成功與金錢,忽略了健康與家庭的重要。

走過生死關改用長線思考人生
  他人生中最大挫折,發生在41歲。這一年事業如日中天,連贏幾場比稿,他卻檢查發現得了血癌。醫生告訴他只剩下23個月可活時,向來不輕易認輸的徐一鳴,下定決心迎戰。

  1年間,歷經多次化療,總算控制住癌細胞蔓延,但原是運動健將的他,從此終身無法脫離藥物控制,而徐一鳴卻樂觀地認為,幸好有這場病,否則每天只睡3小時、日夜忘情於工作的他,恐怕不到50歲就死了。
  「我只是輸掉人生的上半場,下半場還可以努力,」他說。

  歷經生死考驗的徐一鳴,對挫折的見解自成一格。在他眼中,有些挫折會讓成功更有意義,他把這種挫折看成「好的挫折」,是成功的前奏曲,也是成功的一部份,按照這種演算法,人生挫折「可去掉9成」。

  他很慶幸,幸虧有這場病,才能累積到現在的財富。

  直到躺在病床上,他才開始思考:未來花費要多少?一雙兒女,往後教養費需要多少?萬一少了他,這個家有沒有足夠的財富支撐?

這讓他日後投資理財,真正進入了長線思考,徐一鳴決心增加「被動收入」的比例,目標是,縱使不用工作,財富也足以應付未來一家所需。

向自我深處挺進
  健康提早出狀況,也讓徐一鳴此後經常問自己:我的成功要用什麼來換?過去他是「成功第一、金錢第二、家庭第三、健康不知擺哪裡?」現在則是整個倒過來思考這些項目的順位元。
  
他最大優點之一是經常自我檢討,「智者回憶過去,我把所有經驗都拿出來檢視思索。」他建議年輕人,「要向自我深處挺進,試著問自己一些防不勝防的問題。」
  
徐一鳴說,初出社會時要問自己:我成功的條件在哪裡?工作510年後要問:我自信的來源是什麼?職場打滾1015年、有一定成就時則要問:我用什麼來維持熱情?我又用什麼來蒙蔽自己?「你檢討愈多,成長也愈快。」 

 

Copyright © 2016 多佳文理補習班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 by choice
我要報名
books on z-library official